美國大豆失去中國市場后,為何出口量不降反增?原因讓人深思!
盡管中國現在可以在諸多領域能夠與美國比劃比劃,可是在某些領域不能否認美國的實力實在是強大。小編要說的在大豆種植領域,中國確實是與美國存在著相當的差距。我國每年要消耗8000萬噸大豆,盡管我國農民人口基數比美國大可供耕地面積也大于美國,可是我國國產大豆只有1250萬噸。換句話說,國內的大豆不夠吃,只能從國外進口。
大家可能不能理解,為何中國要從美國進口大豆?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是覺得中國在某些重工領域完全可以自力更生,比如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在大豆領域,與美國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大豆量需求極大的中國成為美國出口大豆的大戶。在去年,中國從美國進口3250萬噸大豆,合計超過130億美元。近來,中美貿易戰較量,美國大豆逐漸退出了中國市場。然而,美國的大豆出口量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反而不降反漲。
原因很簡單,美國大豆在遭受到中國拋棄后,美國大豆價格創十年來新低。由于美國價格暴跌,其他國家抵擋不住“物美價廉”的誘惑,紛紛購買美國大豆。荷蘭、西班牙、意大利等國有計劃的購買美國大豆。阿根廷作為世界第三大大豆出口商,也進口了美國54萬噸大豆。這是為何?
背后的原因耐人尋味。美國不僅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農業強國。美國農民人口少,科技卻十分發達,盛產大豆的美國中部地區農業高度機械化。美國大豆是科技化的產物,價格比中國大豆價格低,出油量卻比國產的高。美國大豆失去了中國市場依然堅挺,背后是強大的農業科技,這方面正是我國所欠缺的,值得我國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