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們認為,美國對中國華為公司實施的禁令,體現了美國對失去其經濟地位的恐懼,同時,這也體現了美國這個擁有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的技術大國,對中國渴望應對美國技術壟斷的擔憂。
卡洛斯·莫利納在西班牙媒體上發表的報道中指出,特朗普當上美國總統,正是鎮壓自由與多邊貿易時期的開端,因為這種貿易是全球主要經濟集團之間互相理解的手段。
特朗普對中國發起了一場前所未見的貿易戰,并指責中國是美國人遭遇的包括貿易逆差在內的一切問題的根源。
進入20世紀之后,美國經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產業轉型,其經濟地位也從一個出口國轉變成為一個進口國,并主要依賴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制造商。
在這場貿易戰的背景之下,兩國之間還在其他諸多領域爆發了爭端,包括中國經濟的開放性,以及旨在控制信息的技術戰。
在有關中美爭端的問題上,卡洛斯提到,專家們認為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于中國在過去20年中所實現的快速轉型。在過去的20年中,全球主要經濟集團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正是理解中美兩國之間爆發貿易戰,并轉化為技術戰的原因的關鍵所在。
來自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的經濟分析教授弗朗西斯科·佩雷斯表示,“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信任缺失已經暴露出來,因為中國的發展及其尋求引導全球經濟和技術領域的抱負,使美國感到其影響力受到了威脅?!?/p>
佩雷斯補充稱,美國非常重視中國方面實現自給自足,并執行“技術貿易學說”的戰略布局。
佩雷斯補充稱,中美兩個經濟巨頭之間的對抗,導致了所謂的“多邊主義”的爆發,并引發了將經濟和政治事務相混淆的言論。
另一方面,大學教授佩德洛·努維諾指出,政治在經濟領域的介入無疑意味著我們已經突破了經濟領域,民粹主義政治家們可以獲得很多人的喜愛,而無需為此做好準備。
努維諾認為,“特朗普可能不會在波士頓或者紐約得到支持,但是,在美國還有其他數以百萬計的人士跟他持同樣的想法……我們必須盡全力避免政治與經濟的混淆,因為當這種混淆發生的時候,任何公司都可能出于政治原因而消失”,這明確地指向美國自2019年5月16日以來針對中國華為公司實施的禁令。
特朗普在這一天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中國的華為公司在美國銷售產品。事實上,特朗普此舉是基于1977年美國通過的一項法律——這項法律允許總統組織貿易活動并禁止相關企業在美國境內銷售產品與服務,只要這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不可接受的風險”。
作者卡洛斯還強調,這項嚴重的決定——禁止其他國家制造商在美國出售產品,從很大程度上與中國在技術領域中的主導作用密切相關。
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或許在于,全球最大的三家手機制造商均出自亞洲。相比之下,美國的四大科技巨頭——谷歌、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則控制著信息技術產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商品和服務消費體,歐洲也被牽扯進了中美之間的這場沖突,但是,盡管歐洲在這個領域的產業非常重要,其規模卻不大,因此無法與其他的經濟集團競爭。
來自西班牙金融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圣地亞哥·卡爾博對此評論稱,“歐洲對科技產品的需求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歐洲從美國購買了規模很大的科技產品,而美國不希望歐洲使用華為公司制造的5G手機?!?/p>